请输入关键字
请输入关键字
(8610) 64089568
中医药前沿技术论坛 之解读中医药原理的前沿技术 (第19期) 主题: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前沿研究进展
2024.05.19

        时间: 2022年12月22日上午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

        承办: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

        协办: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基础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中医药新技术新方法学科”创新团队

                 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国家中医药人才培训中心建设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生脉散类名优中成药为范例的中药作用机制解析创新方法研究”

                 中医药机器人智能实验室

           

        支持: 蔻享学术直播平台


        日程

        前沿论坛之“解读中医药原理的前沿技术”将采用网络直播形式,连续举办多场,每场将邀请相关领域的学术大咖为大家解读新技术新方法的最新进展及应用,敬请关注。


        第19场主题: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前沿研究进展

        12月22日

        主持:欧阳竞锋研究员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 形态学实验室

     

        08:30-08:40  樊新荣主任致辞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主任


                           主题发言:中医药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前景

        08:40-09:10 杜冠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教授。

                          主题发言:DJ-1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研究

        09:15-09:45 陈生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教授

                          主题发言:脑发育与脑疾病:机制解析与干预

        9:50-10:20  吴海涛 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研究员

                         主题发言:脑血管疾病发生机制和治疗

        10:25-10:55 戈鹉平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  研究员

                         主题发言: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

        11:00-11:30  姬文力  国信医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医学总监








        杜冠华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教授。中国药理学会原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海洋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晶体学会副理事长,药物晶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十、十一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际药理学联合会(IUPHAR)执委会委员,国际药理学联合会天然与传统药物药理分会副主席;亚洲太平洋地区药理学家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兼任《中药药理与临床》、《Pharmacological Research-Modern Chinese Medicine》主编,《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医药导报》等杂志副主编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总体专家组专家等。长期从事药理学科研和教学工作,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出版专著40余部,获得授权专利9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10余项。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教师等多项个人荣誉称号。

        主题发言:中医药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前景

        内容简介: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ND)是一类因神经退行性改变导致神经细胞坏死或功能丧失,进而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主要包括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症、亨廷顿舞蹈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等。目前认为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涉及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神经兴奋性毒性和神经炎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大多病因病机不明确,且病程不可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ND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且有年轻化的趋势,长期服用西药带来的副作用促使人们从新的角度来审视传统疗法。中医药作为我国国粹之一,辨证施治,多途径、多靶点综合治疗,在ND的防治中显示出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结构稳定,麦角甾苷可以通过调控Nf2/ARE通路、抑制Aβ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和凋亡等机制,以达到抗PD和AD 等广泛神经保护作用;黄芩素可有效缓解PD的运动障碍,多靶点作用于多巴胺、5-HT、肾上腺素等系统,并且可以通过抑制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抗自由基、保护线粒体等多种途径抑制神经损伤及凋亡,进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杜仲通过部分的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E)活性,起到神经保护作用,可用于治疗AD 。杜仲可通过减轻有髓神经的损伤而保护神经根,减轻非机械压迫性髓核对神经根损伤后所导致的机械痛觉过敏,提高痛阈。中药复方按照君臣佐使,不同药味和剂量发挥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的整合效应,在ND的防治中具有独特优势。小续命汤可以通过抗神经炎症、神经血管保护作用,治疗脑缺血。在中医理论中肾虚髓减是ND的关键病机,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运用健脾益气、养血通络、益肾填精等法,对阻断退行性疾病的进展和改善症状及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在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方向存在巨大潜力。



        陈生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二级教授、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现任国际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会常委、国际神经病学联盟帕金森病及相关疾病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会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副会长兼老年神经病学专家委员会主委、上海市衰老与退行性疾病学会理事长等职。国际《Translational Neurodegeneration》主编。

        在瑞金医院神经科从事医教研工作44年,长期从事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转化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教育部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5项,以通讯和第一作者发表国际SCI论著300余篇,国内文章400多篇,被评为2019、2020和2021年度高被引学者,主编16部教科书和专著。

        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1、2层次、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全国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全国医德标兵、中国杰出神经内科医师、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十佳医师等荣誉称号。

        主题发言:DJ-1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研究

        内容简介: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发病被认为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DJ-1基因是一个较为重要的PD致病基因,参与了家族性及散发性PD的发生.DJ-1作为分子伴侣,帮助细胞抵抗氧化应激攻击,但是对于其抗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及其致病机理尚不明确.在家族遗传性PD中,DJ-1基因的突变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更易受到氧化应激损伤.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结果显示,DJ-1能与Erk1/2相互作用,促进Erk1/2的入核,激活下游底物Elk1,转录因子Elk1可结合SOD1启动子,从而上调SOD1的表达.DJ-1的突变和缺失抑制了Erk1/2-Elk-1通路调控SOD1的表达的保护作用,从而使DJ-1缺失的细胞/动物模型对于氧化应激引起的损伤更加敏感.有研究表明,散发性PD患者的中脑DJ-1蛋白水平下降,被认为可能是PD发病的重要机制,因此了解DJ-1蛋白表达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吴海涛 ,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生物学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5)、国防“卓越青年”基金获得者(2019)、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首批合作研究员、“北脑学者”(2020)。现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兼应激神经生物学分会副主委、中国生理学会理事、北京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兼青委会主任委员。先后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原总后勤部“科技新星”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研究组长期从事神经发育调控机制与相关脑疾病研究,尤其重点关注皮层发育过程中,皮层环路形成的精细时空调控机制及其异常所导致的神经精神疾病。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基金委、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和军队重大重点等课题20余项。作为通讯或第一作者(含共同)在Neuron、PNAS 、Sci Adv、Cell Reports(封面论文)和eLife等知名期刊发表研究成果。目前已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参编中英文专著和译著5部。

       主题发言:脑发育与脑疾病:机制解析与干预

       内容简介:人类大脑中存在数以千亿计的神经细胞,彼此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极其复杂的神经功能网络,从而调控了人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大脑复杂的结构和功能的形成依赖于早期发育进程,大脑的发育是一个高度复杂、受基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精细时空调控进程,基因或环境因素的异常改变,均可导致大脑发育的异常改变,从而导致包括孤独症和小头症等在内多种发育性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我们课题组长期关注神经发育进程中神经发生和突触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及这些信号异常如何导致孤独症和小头症等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期为调控脑发育信号机制的解析和发育性脑疾病的精准干预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在本研究中,我将向主要大家汇报一下我们课题组近期围绕孤独症发生的分子信号和神经编码机制取得的一些新进展,并讨论相关研究对临床孤独症患者神经调控和干预治疗的指导价值和转化意义。最后,我还将简要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近期有关临床丙戊酸钠治疗导致子代孤独症发生的可能神经机制研究新进展(未发表工作),以期通过上述研究为临床孤独症的精准诊疗和干预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


        戈鹉平,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实验室长期从事脑胶质与脑血管循环的研究,在胶质细胞功能与发育、胶质瘤代谢、脑血管微循环可塑性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在领域著名期刊发表于Nature、Science、Nature Methods等共40篇论文。主持或者参与国际人类前沿科学计划组织资助项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R01、美国心脏协会创新项目、中国脑计划、和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近10项。工作入选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迈向独立奖,曾获美国心脏协会颁发的思维创新奖,并入选第十五批北京市引进人才。

        主题发言:成年大脑微血管循环的可塑性

        内容简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脑血管的密度不断下降,下降程度达 10–30%。在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中血管的密度下降程度高达40–60%。到目前为止,关于成年或老年大脑血管退化过程中整个神经血管网络如何坍塌,以及退化过程中神经血管单元内各类细胞的命运如何尚知之甚少。我们通过遗传学荧光标记神经血管单元内的各类细胞,使用长时程活体成像,直接揭示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血管周细胞 (pericyte),神经元(neuron),小胶质细胞(microglia),以及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在脑微血管循环的动态改变过程中的命运。并揭示了不断累计的血管退化,会造成大脑中神经元活动的降低,和脑代谢产能能力下调。



        姬文力  国信医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医学总监。国信医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医学总监 ,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获得医学硕士学位;神经内科主治医师,8年临床工作经历;自2014年进入新药研发领域,参与及负责了多个创新药上市前临床试验项目(涵盖实体瘤、神经、心血管、感染、内分泌、妇科等领域;涉及小分子、大分子药物、基因疗法等的1~3期临床研究)中的医学事务工作,对国内外相关法规及指南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对上市前临床研究的医学策略、医学写作及医学监查等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主题发言:浅谈帕金森病(PD)的干细胞临床应用治疗

        内容简介:本次报告主要是围绕帕金森病(PD)的治疗药物研发现状、PD的干细胞治疗相关临床研究进展、PD的干细胞治疗相关临床试验设计要点、及PD干细胞治疗的展望这几个模块,对干细胞治疗PD的进展进行介绍探讨。具体涉及到对业内PD治疗药物疗法临床开发现状的总结呈现,尤其是近三年的研究开发情况;对各类干细胞治疗PD的原理、优势与局限的介绍;干细胞治疗PD相关临床试验设计的特点、人群选择、终点指标及量表选择;及关于PD干细胞疗法发展的相关共识介绍。